博取款占迅秒到账:2022年6月教学月报
教学月报(第四期)
2022年6月1日—6月30日
凝聚共识 反馈交流 学习借鉴 教学相长
一、教改前沿
《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摘选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统筹推进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综合改革,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改革目标。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到2025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我省省情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科目设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由省级统一组织考试;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由省级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各地组织,学校实施考查。
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以写实记录方式呈现,由普通高中学校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要求,选择3门参加考试。其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须选择1门参加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考生从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选择性考试由省级统一组织。
3.考试内容。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4.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参加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均应参加选择性考试。
5.考试时间。合格性考试在相应科目必修模块课程结束后进行。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当年有效。
6.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
(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内容。
2.评价管理。建立省级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普通高中学校要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健全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等监督保障制度,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
3.评价使用。普通高中学校要依据学生成长记录,加强学生成长过程指导。普通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办学特色,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三)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
1.统一高考科目设置。统一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统一试卷,不分文理科,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外语语种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外语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考生总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中语文、数学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外语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2025年、2026年仍延续现行计分办法,自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总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使用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招生录取。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自2025年起,在我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方可报考该专业(类);没有明确选考科目要求的招生专业(类),考生在报考时无选考科目限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应提前向社会公布。
(2)录取批次和录取办法。自2025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相关体育、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及相应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四)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健全与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比例,坚持分类考试作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同时保留高职院校通过统一高考招生的渠道。分类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春季进行。进一步完善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供稿:王长见)。
二、教学简讯
n 6月3日,我校开展“送你糕粽,祝你高中”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学校领导、高三年级为全体高三学生送粽子和营养餐,助力高考。
n 6月4日上午,我校高三年级开展圆梦迎考系列之二——“甜蜜动力棒 祝福伴你行”活动。学校领导、高三年级为全体高三学生送上“甜蜜动力棒”套装和美好祝福。
n 6月5日,我校开展圆梦迎考系列活动之三——分发幸运手环。各班班主任老师为本班学生分发,激励学生的斗志,鼓舞学生冲刺高考的决心。
n 6月5日,音乐组完成“舞动青春”舞动比赛后期视频制作及上报。
n 6月6日,我校开展圆梦迎考系列活动之五,学校领导、高三年级为全体高三学生为学子分发幸运红包。
n 6月7日、8日,我校866名学生走进考。渭2022年全国普通高招统一考试。
n 6月9日上午,我校举行喜迎二十大“青春向党 不负韶华”文艺汇演暨2022届毕业典礼,校长高超杰发表《临行的担心》毕业典礼致辞。会议以隆重的仪式欢送2022届全体毕业生。
n 6月10日、11日,高一年级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月考,高二年级组织全体学生参加联考。
n 6月13日,我校学子高一4班李海硕朗诵、高二2班康文芝钢琴伴奏的《边界望乡》获得三门峡市“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中学生组第一名。本次获奖作品由朱恒、陆晓峰老师指导。
n 6月13日—6月17日,高一各班召开协调会,讨论交流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制定期末复习提升计划。
n 6月14号,高一年级召开成绩分析会,总结月考组织情况,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n 6月15日,我校体育组完成陆地冰壶教学视频录制。
n 6月16日上午,我校荣获“河南省首届校园冰雪运动会”陆地冰壶项目高中组二等奖。
n 6月16日下午,我校开展本学期第四次社团活动、校本选修课程第四讲。
n 6月16日,高二年级召开成绩分析会,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n 6月17日,高一、高二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竞赛。
n 6月18日下午,我校荣获2022年三门峡市校园足球“市长杯”高中男子组冠军。
n 6月21日上午,我校举办高考复习备考专题讲座,金太阳教育专家郭家立莅临讲学指导。
n 6月21日,高一、高二年级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知识竞赛。
n 6月22日,我校开展“了解高考 拼搏高三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高二转段高三主题班会活动。班会由高二11班主任李万锋老师主持,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及政教处尹涛主任、杨宜鸽主任到现场观摩。
n 6月24日,美术组马龙起老师在三门峡市“赶考路上有我 描绘出彩崤函”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n 6月24日下午,我校开展本学期第四次社团活动、校本选修课程第五讲。
n 6月25日,我校的《文明交通快板歌谣》在三门峡市多彩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已向省内报送。
n 6月25日,体育组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春季视力数据上报。
n 6月27日,我校分学科开展了高三教师备考经验分享会,分享经验,明确不足,为新一届高三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
n 6月27日,我校完成三门峡市级体、音、美优质课评选报送工作;6月27日—30日,体育、音乐、美术分别进行专业课期末考试。
n 6月28日,高一年级组织学生参加物理学科知识竞赛。
n 6月29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开展“携手奔赴 星辰大海”高二转段高三主题班会活动,班会由班主任葛沛沛老师主持。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及政教处副主任杨宜鸽到现场观摩。
n 6月30号,高二年级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对高考题研究、假期作业布置、周练等工作进行布置。
n 6月,我校上报省教研室课题结项6个,包括4个教育教研课题,1个安全教育类课题,1个德育课题,主持人分别为高超杰、张华、范卢艳、庞晓梅、张华伟、张文娟。上报3项市教研室结项课题材料,主持人分别为陆晓峰、李飞、李二东。我校上报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研究课题1个,主持人为余署敏;上报省教研室课题立项1个,主持人为皮咏梅。(供稿:各年级、各处室;编辑:王长见 郭飞燕)
三、最美教师
李学寨老师:他年富力强,严谨务实,身兼数职,游刃有余。烈日下,寒风中,他坚守岗位,严抓学生迟到违纪;走廊上,教室里,他一丝不苟,随时随地解疑答惑。他是年级的中流砥柱,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高颖老师: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成功缘于坚持。春风化雨,悉心教授,她用智慧传道授业;耳提面命,耐心辅导。她用爱心培优补差。学识渊博,严谨教导,她将深奥的天体知识娓娓道来。全心为生品自高,胸有丘壑语新颖。
樊瑛老师: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坚守。三十余载躬耕杏坛,她用勤恳严谨诠释精彩。课堂上,她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如春雨润物。办公室里,她伏案疾书,耐心批阅如山的作业。对同事温暖贴心;对学生宽严相济。她用行动演绎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真谛。
姜小锐老师: 她,志存高远,爱岗敬业,立三尺讲台,植万丈情怀,数形结合释放大招,方圆尽在尺寸之间,朝朝暮暮勤劳带班,爱生如子成就人生。ü└:科研处)
20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为了更好的传承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优化高三备考策略,6月27日下午,我校分学科开展了高三教师备考经验交流,各学科会议纪要如下:
本次教研活动的召开为新高三的高考备考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给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供稿:各教研组;编辑:郭飞燕)